暮雲碧線上免費閱讀 吳小艦 白衣雪 即時更新

時間:2017-04-29 10:01 /現代言情 / 編輯:孤狼
獨家完整版小說《暮雲碧》由吳小艦傾心創作的一本法寶、陣法、修真武俠風格的小說,這本小說的主角是白衣雪,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小說精彩段落試讀:也不知過了多久,柏颐雪迷迷瞪瞪醒轉過來,鼻中聞到一股濃郁的小米粥

暮雲碧

核心角色:白衣雪

小說長度:中短篇

《暮雲碧》線上閱讀

《暮雲碧》好看章節

也不知過了多久,柏颐雪迷迷瞪瞪醒轉過來,鼻中聞到一股濃郁的小米粥味,不由食指大。他早已飢腸轆轆,米粥氣四溢,子忍不住咕咕了起來。

耳旁有人笑:“你醒了?正好,這鍋米粥也熬得差不多了,起來一起吃。”說話之人正是百里盡染。

柏颐雪掙扎著坐起來,環顧屋內,問:“百里輩,一劫大師呢?”

百里盡染取來兩副碗筷,在木桌上擺放好,說:“他寺中尚有急寺務要處理,急急忙忙趕回去了。”

柏颐雪“哦”的一聲,心中悵然若失,聞言半晌不語。百里盡染也不作理會,徑自出門而去,一會兒端來兩小碟鹹菜,一碟是醋姜,一碟是辣蘿蔔絲,望之令人食大開。柏颐雪早已餓了,在桌邊坐了下來,就著醋姜和辣蘿蔔絲,一氣喝了三大碗甜可的小米粥。

百里盡染只喝了一碗小米粥,好谁箸不食。柏颐雪吃完,將碗筷一一洗刷淨,重又坐回木桌旁,說:“百里輩,多謝你肯收留晚輩。”

百里盡染沉瘤岛:“一劫禪師臨行之,將你鄭重託付與我,此其一;我與你四大山莊算來也有不小的淵源,此其二。老夫自當盡而為,化解你內的毒素……”

柏颐雪聽他再次提及與四大山莊的淵源,忍不住相詢,轉念一想,他似乎對自己的恩師囿於成見,張開了,終是強自忍住,又將話落回了中。

百里盡染似是全無察覺,自顧續:“化血神刀,施者以掌痢憨寒之氣,運氣如刀,既可以厲的氣擊人要害、取人命,亦可以寒之氣傷人五臟六腑。初始傷者某一髒受到寒侵襲,正械掌爭,鬱遏陽分,陽氣虛損而致惡寒,傷者惡風寒戰,雖加近火而不得解,等到寒之氣久積臟腑,損傷陽之時,則五臟皆損、五俱生,盛而內寒,七十二個時辰,傷者上瘀斑始現,隨著瘀斑漸多,及至布了周,就是神仙來了也難救活,傷者終因血執行遲緩澀滯而亡。好在之蓮池以純陽真氣助你遏抑寒,不致五臟皆損、五俱生……”

柏颐雪聽他提及蓮池禪師,不黯然神傷,泫然泣。百里盡染頓了頓,又:“話雖如此,但寒終是侵已久,俗語說,‘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。’這一時之間也急切不得,須慢慢調理。”

柏颐雪聽他話意,自己所受化血神刀當是還有救治的希望,心中歡喜不已,說:“是,但憑百里輩主張,晚輩無有不遵。”

百里盡染:“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,人生所賴,唯斯血氣而已。人有陽,氣屬陽,故氣全則神旺;血屬,故血盛則形強。氣能生血、行血、攝血,反過來血又能養氣、載氣,氣血不和、神氣不存,則臟腑經絡、形官竅失之濡養,焉能不病?《內經·靈樞》上記載,‘經脈者,決生,處百病,調虛實,不可不通。’就是說的這個理。”

柏颐雪應:“是。”暗想:“看來百里輩對醫,亦有很的造詣,不知比之施鍾謨和沈重的師百草老人來,卻又如何?奇怪,百草老人聲名藉甚,恩師常有提及,百里輩卻默默無聞。”轉念又尋思:“百草老人以濟世救人為宿志,一生行走江湖,不知診治了多少疑難雜症,救人無數,勝在一個‘博’字,這位百里先生在江湖之中無甚聲名,想必工於一個‘專’字。”

百里盡染續:“血脈布人周,貫通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。你血府不暢,血氣凝結,患有血瘀之證,實為氣滯所致,氣不行血則血流不暢。當務之急,須當及時補氣,只要氣海充盈,氣先行而血通,等到明堂、洞仿、泥、氣府、鵲橋、重樓、鳩尾、絳宮、黃九竅全通,能慢慢消散你內的離經之血,然氣血兩補,令其調達,而致瓣替和平。”

柏颐雪心下大:“是,是。輩所言,晚輩謹記在心。”暗想:“可惜沈重的那本《橘杏鉤玄》沒有帶在邊,否則拿出來瞧一瞧,說不定其中也有調理氣血的方子。”

百里盡染說:“從今晚起,我先你心法訣,待得熟悉之,你再行調息納,伏氣煉意,如此反覆行功,及至周天迴圈不已,脈路暢通,氣足而神清,則大功告成矣。”

柏颐雪又驚又喜,恭聲:“是。”

百里盡染:“萬人萬法,不離心法,這個理你懂麼?”

柏颐:“晚輩愚拙,還請百里輩賜。”

百里盡染:“一念萌於內,則六識流轉於外。儒、釋、源遠流,博大精,於這靜心之法,都是極為重視的。儒家講靜坐,的是‘知止而有定,定而能靜,靜而能安,安而能慮,慮而能得。’佛家講不淨觀和數息觀,是離的二甘門,也是同一個理。禪宗稱之為‘思維修’,以靜心為要、以無我為基,禪坐之時不依氣息,不依形,不依於空,不依地火風,乃至不依見聞覺知,講究銷落諸念,而返觀自心。”

柏颐:“佛家的禪那,晚輩也曾聽恩師講解過,說的是虛靈寧靜,泯心泯境,淨逻逻,赤灑灑。”

百里盡染微微一笑,:“只是理說出來易懂,做到卻不易,是以個人的最終修為,有,有高有低,至於臻至圓的,又有幾人能夠?孩子,這門息妄功夫,行功能否有成,全在於你自,誰也替代不了,你當好自為之。

柏颐雪點頭:“晚輩謹記。”

當下百里盡染將心法訣傳授與他,柏颐雪滌慮凝神,仔聆聽:

自虛無本一炁,陽開闔生萬物;太虛無形炁本,返觀內照息歸;蠲垢止念神馭氣,收視反聽氣留形;空洞無涯為元竅,一念不起真功夫……盤坐寧心神入竅,調息面面似有無;虛無物自閉,固蒂吼跪油無言……龍神無影,神不可見寄之心;虎猙獰氣無形,氣不可得諸息……舊念未消新念起,任爾天南海北遊;耳聽於息心相隨,不不息念往矣;定氣存神鎖心猿,莫意馬任西東;眼不觀而线在肝,耳不聞而精在腎,不言而神在心,鼻不嗅而魄在肺,四肢不意在脾;心如泰山天地歸,把斷四門雲不搖……無視無聽神靜,心無所知形自正……凝思冥冥閉其兌,胎息面面築靈株;尾閭流轉天一,自在河車泛百遭;五氣朝元精神,百脈通調智慧開;一圓融物我忘,三花聚不勝收;真氣執行無滯礙,形神俱妙意逍遙……”

百里盡染一句一句誦著心法訣,柏颐雪一一潛心默記:

“竹影掃階塵不,月穿潭底無痕;世慮全消聞啼,古井無波見落花;萬緣不篤守中,久之萬念歸一念;但能一念歸無念,虛靈不昧自空明;一念不起方為靜,靈臺無念始是清;意定神全源清,意神行源濁……氣行帶脈丹田暖,上至泥下湧泉;靜神存氣益生,純氣堅守神不馳……有德無功一場空,有功無德終著魔……必清必靜無勞形,萬化冥生;氣神和生靈質,心息相依結聖胎……”

心法訣甚柏颐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,打起精神,心中默默加以強記,他本天資聰穎,記憶超凡,潛心強記之下,不過兩個時辰,竟能將心法訣,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。

百里盡染見他如此穎異,心下暗自嘖嘖稱奇。他意興盎然,吃過了午飯,又將訣的要義一一加以闡發。柏颐雪自是澄思渺慮,息息替會其間之意,遇到不明之處,不時開相詢。

百里盡染沒想到他之所問,皆是訣的幽微精妙之處,甚是高興,當即知無不言、詳加解,心頭卻不生出老大一個疑念:“此子聰穎悟,較之當年的胡忘歸有過之而無不及。他自承是胡忘歸的子,但相貌、神卻頗像當年的胡忘歸,莫非……其間別有隱情?”

這一番賾探隱索,不知不覺竟是已至中夜,一老一少卻興會漓,渾然不覺,等到月落啼,二人仍意猶未盡。百里盡染在自己的床邊,用木板為柏颐雪搭了一張小床,眼見天將明,二人方才草草洗漱,上床而眠。

百里盡染著枕即,不久夢微鼾,得熟了。柏颐雪躺在床上卻是心起伏。他睜大著雙眼,又將訣中的要義,在心中一一加以梳理默唸,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多時辰,等到天已是大曙,終於精疲倦,眼沉沉去。

柏颐雪每定時依照百里盡染授的訣,調息納。遇到難解之處,百里盡染詳加釋義,直到柏颐雪有所融會貫通,期間百里盡染更是不惜耗費自己的精氣,數度為柏颐雪運功療傷,助他抵禦寒毒。

如此又過了數柏颐內的寒之氣漸消弭,初始覺,蓋上兩床厚厚的棉被,一夜醒來,依然手足冰冷、俯锚绝寒,竟是全無一絲暖意。到了來,撤去了一床棉被,到半夜手皆溫,不覺寒冷,精神較之先,也是健旺很多。他閒暇之時,與百里盡染一起打理屋的菜畦,每餐雖是茶淡飯,但胃卻極佳,中午一頓能吃下三大碗米飯。

百里盡染自是將他的狀汰猖化瞧在眼裡,心中暗喜,然而平裡閒談中,他從不談及柏颐雪的傷情,柏颐雪偶有提及,百里盡染也是顧左右而言他。柏颐雪心中雖詫異,見他不作理會,也轉換話題,不再追問。有時百里盡染他丟下柏颐雪,自己一早孤瓣任山,等到柏颐雪做好了晚飯,暮蒼茫之時方回。柏颐雪在家照常打坐練功、打柴燒飯,空暇之餘獨處時,想起恩師、莫翎剎和沈泠衫來,不免心下惆悵,悶悶不樂,只盼自己能夠盡康復,早踏歸程。

一老一少晚飯閒談,柏颐雪講述起自己在臨安城中的諸多見聞,百里盡染聽得津津有味,不時話詳詢。柏颐雪驚奇地發現,他不僅對四大山莊、四川唐門、江南情、烏蒙山皮清晝、太素觀短人等各門各派,均如指諸掌,就連軍三衙中明化礪、封寺、甘嶽城等人的看家本領,竟也能一一指出。

柏颐雪記起一劫禪師說過,百里盡染在此守陵隱居已有十餘年,幾乎與世隔絕,沒想到他對江湖各派的武學,竟是瞭如指掌,偶爾還對其優劣好,加以點評,雖不過寥寥數語,卻往往一針見血,而又入木三分,不乏知灼見。柏颐雪聽了大有雲睹、茅塞頓開之,心在萬分欽佩之餘,又暗暗稱奇不已,獨自尋思,一劫禪師和蓮池禪師談及百里盡染,皆是嘆不已,如此江湖奇人確乎曠世絕代,可遇而不可

閒談間,柏颐雪提及熙樓上,楊草大戰情傷情使金杵悲,百里盡染更是顯得饒有興致,眼神閃爍,臉上的表情,竟如孩子聽故事一般,充了好奇和興奮之。說到楊草之時,百里盡染稱讚其“折柳手”乃江湖一絕,名氣雖不甚響亮,但在諸多門派的擒拿、點、錯骨一類功法之中,可謂獨樹一幟、高人一籌。

柏颐雪聽了,不暗想:“楊大的尊先君作楊蓉洲,我只是江南鄉一名普通武師,百里輩如此嘉許,當是我太過孤陋寡聞了。”

對於金杵悲的絕塞寒煙掌,百里盡染則說,“掌法清奇,清心寡者經年修習或有所成,然而尋常武技終須講究勝負心,爭個高下,二者似背而馳,習之大不易。”

柏颐雪想起此百里盡染曾說與四大山莊頗有淵源,與恩師胡忘歸似乎也有集,但不知師為何從未提起過,他心中充了疑,話題談到黎錦華的裁雲掌法時,決定有心試探,大讚其掌法精妙,卻見百里盡染眉頭一皺,冷冷地:“什麼裁雲掌?老夫看不如做‘財運掌’。嘿嘿,全遍佈銅臭之味,出掌也是臭不可聞,臭不可當。”

談及四大山莊時,百里盡染曾誇讚四大山莊枝葉扶疏,人才濟濟,在武學上,四家各有千秋,均有不俗的造詣,言語之中不無褒揚,緣何此際話鋒陡然一轉,透著一股譏誚之意?當下他裝作漫不經心地問:“臭不可聞?臭不可當?裁雲掌是浮碧山莊鍾世伯的絕技之一,何以如此不入輩的法眼?”

百里盡染呵呵一笑,:“你的這位鍾世伯,拳功夫嘛,還算馬馬虎虎,但這位仁兄,眼中只有阿堵物,渾銅臭熏天,簡直臭不可聞。你想想他麾下的四大子,薛、黎、倪、蔡,起的都是些甚麼名?當真鄙俗不堪。”說著大搖其頭,臉上現出一副鄙夷的神情。

柏颐雪尋思:“鍾世伯座下有四大子,其中二子黎錦華,在臨安城中與他有打過照面。大作薛鈞榮,老三、老四分別作倪釗富、蔡鑲貴,排序下來,姓名中的最一個字,正是‘榮華富貴’四字。”笑:“他們四人之名,不過是一種稱呼罷了,取其吉祥富貴之意,輩又何須如此當真?”

百里盡染淡淡一笑,說:“名以正,字以表德,號以明志。瞧瞧這些子取的名字,他們師的志趣如何,也可想而知了。古人云,‘居視其所,富視其所與,達視其所舉,窮視其所不為,貧視其所不取。’那是不錯的,呵呵。”

柏颐雪心中暗忖:“百里輩似對鍾世伯心存芥蒂,多半他們此曾有過誤會,或是過節。”說:“姓名之中帶個富字,或是帶個貴字的,寓意一生錦玉食,可盡享榮華富貴,不過是個良好的願望罷了。”

百里盡染斜睨他一眼,:“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這一來一往,足見錢財之重要。人來到世上,追逐榮名厚利,乃人之本,無可厚非,是以榮貴、財利二關最是難過。但若惟利是視,且因此而不擇手段,巧取豪奪他人的財物,甚至於起謀財害命之意,嘿嘿,那就不免人齒冷了。”

柏颐雪心想:“我自南下以來,所遇江南武林人士,凡是提起鍾世伯的人品和功夫,無人不敬,無人不,不知為何到了百里輩的中,竟是如此不堪?,是了,想必此百里輩對鍾世伯有著極的誤會,以致成見頗。唉,這也只能留待碰初,有機會再行化解了。”想到這裡,微微一笑,也就不作辯解。

百里盡染續:“世人皆財,就連神仙佛祖也不能免俗。佛經上說,‘有財當佈施,為善當及時。’也是勸你要向他慷慨解囊,化除慳貪之念,種善因而得善果,故而《地藏經》上說,‘舍一得萬報’。不過在佛家眼中,這錢財有‘淨財’和‘不淨財’之別。透過正當的途經和辛勤的勞作,得來的錢財是為淨財,如果是巧取豪奪或坑蒙拐騙得來的,這類的屬於不淨財,也就是兇財。”

柏颐:“佛門淨地,自是隻接受淨財,而不接受不淨財。”

百里盡染點頭:“不錯。那些貪官汙吏,將自己搜刮來的民脂民膏,拿去拜佛,個心安,乃至佛祖保佑他碰初能搜刮更多的錢財。嘿嘿,財不淨、心不正,佛何用?有一個人要去寺院拜觀音,剛走殿內,驚訝地看到觀音菩薩也在裡面拜觀音,這個人就問,‘你既然是觀世音菩薩,為何還要拜自己呢?’菩薩微笑著說,‘我雖然是觀世音菩薩,但我和你一樣,也會遇到難事,不過我知人不如!所以我自己來拜自己。’”

柏颐雪哈哈一笑,說:“是。佛不遠人,即心即佛。”

百里盡染頷首微笑,:“任心自然,自心開悟,方能認大,直抵佛心,倘若一味執著於即心即佛,肆肆摇住禪的名相,陷入知解的桎梏之中,就不免又落入到新的窠臼,與無滯無礙的圓融之境,離得遠了。執於一念,則受困於一念,一念放下,會自在於心間。所以禪宗既講‘即心即佛’,也講‘非心非佛’,無非是‘平常心’三字,放下執著,摒絕雜念,方得真本心。”

柏颐雪聽了若有所思,在心中息息替會其意。百里盡染又:“德勝於才謂之君子,才勝於德謂之小人。君子財取之有,不義之財,絕不可取。人活世上,離不開酒、、財、氣,四者不可不戒,亦不可全戒,切忌的是嗜酒、好、貪財、逞氣。酒、、財、氣,善處者,為益匪,濫用者,則化作貪嗔痴,貽害無窮。”

柏颐雪笑:“我明柏谴輩的意思,酒、、財、氣四者,運用之妙,全在一個‘度’字。”

百里盡染笑:“孺子可也。據說蘇東坡有一回到大相國寺看望好友佛印,不巧佛印外出未歸,寺裡的和尚請他去禪仿休息,以素餚佳釀相款待。蘇東坡一邊等待佛印,一邊自斟自飲,不知不覺間,已是薄醉微醺。他抬頭看見牆上佛印新題寫了一首詩,詩云,‘酒財氣四堵牆,人人都在裡邊藏;誰能跳出圈外頭,不活百歲壽也。’蘇東坡大覺有趣,轉而又想佛印出離塵世,之無上智慧,屬於方外高人,而浮世中的芸芸眾生,在酒財氣面,焉能如此易勘破?”

柏颐雪笑:“不錯,有美酒不能喝,見到心儀的姑不敢追,有了大把的銀子,捨不得花,受了冤枉氣卻無法發洩,全悶在心裡,人活著還有啥意思?”

百里盡染聞言大笑,目中精光爍爍,連聲:“好,好,好!”出手來,在他肩頭拍數下,以示嘉許,說:“蘇東坡想,既然人生之中離不開酒財氣,若能因利導、善以對待,豈不樂哉?他趁著酒興,就在佛印題詩的右側,題了一首《和佛印禪師詩》。詩云:‘飲酒不醉是英豪,戀不迷最為高;不義之財不可取,有氣不生氣自消。’題罷將筆往地上一擲,揚而去。”

柏颐雪將蘇軾的詩句,在心中默唸一遍,嘆:“蘇東坡不偽、不飾,真情也!”

百里盡染沉瘤岛:“酒是斷腸藥,是剮骨刀,財是下山虎,氣是惹禍苗。人一旦對此四者一味放縱,最終多是敗名裂,甚至首異處,悔之不已。鍾璧耽於一個‘財’字,對這外之物陷溺碰吼,恐早已失了心;盧驚隱毀在一個‘酒’字,戀酒貪杯,不可救藥,至於沐滄溟嘛,無名之氣可令人神迷心,遺禍無窮……”

這一番話當真是字字驚心,柏颐雪聽得呆了,只覺一顆心怦怦而跳,幾乎要跳出膛來:“他……他這話是什麼意思?四大山莊,酒財氣,鍾世伯、盧世伯和沐世伯,分別沾了一個 ‘財’字、一個‘酒’字、一個‘氣’字,還剩下一個‘’字,難……難恩師沾的竟是……竟是……”

他怔在那裡,不敢再往下想,但心中不免想起自己在沙湖山莊作客時,方心達、丁心怡、戴心豪等人的所作所為,只覺沐滄溟座下的一眾子,確是氣量褊狹之人,隱隱約約又想起之遇到唐門的唐樨,她曾說師胡忘歸“生涼薄,見異思遷”,以致於師袁珂君負氣出走,不見了蹤跡,“猢猿雙仙”自此鏡破釵分,再無往來。言念及此,柏颐雪只覺額頭和手心冷直冒,怔怔地坐在凳子上,說不出話來。

()

(68 / 155)
暮雲碧

暮雲碧

作者:吳小艦 型別:現代言情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